好人365丨王小芬:用伟大的母爱呵护“折翼天使”
发布时间:2022-08-24 15:15:43

王小芬,安平县安平镇兴贤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从1984年收养第一名残疾弃婴开始,她几十年如一日,共义务收养了70多名残疾弃婴。这些年里,王小芬用她的耐心和细心,给予这些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甚至把挣扎在生命边缘的孩子,生生地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拳拳慈母爱,春晖满心田,她用自己的光和热,极力地温暖着这些不被命运眷顾的“折翼天使”。


28年来,她先后收容抚养了30名残疾弃婴,用伟大的母爱呵护着一个个残缺的生命。图为王小芬“全家人”一起吃饭


在1984年冬天,王小芬收养了第一名残疾弃婴。那是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丈夫崔俊起发现路边有一包东西,走过去一看,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赶忙将这个婴儿抱回家,王小芬给这个孩子取名叫“金凤”。当时,金凤浑身冻得发紫,右手向里勾着,拇指紧紧地贴在手腕内侧,看上去像个畸形儿;王小芬给孩子盖好被子,又急忙敲开村里小卖部的门,买来奶粉、奶瓶,一口一口地喂孩子。


图为王小芬正在给孩子喂奶。


如今的金凤与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也当了妈妈。金凤一直没出去打工,天天往娘家跑,帮忙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现在已经很习惯了。金凤经常说:“我妈都这样过了30多年了,我肯定做不到我妈那样。但是,她要真干不动了,我就得接着。因为我也是和这些孩子一样,都是被我妈一手养大的弃婴。”


1994年,王小芬在街上捡回一个患有脊椎裂的弃婴——石头。石头聪明懂事,走不了路,没上过学,但自己看着电视就认了字儿。王小芬给石头买了台电脑,让他从电脑上多看看外边的世界。18年后,石头“走了”,照片一直放在炕上。晚上想石头了,王小芬就会拿起照片看看。“石头能活到18岁,医生说是个奇迹。石头是我妈一点一点伺候着长大的呀,她想念石头啊。”金凤说,石头在弥留之际,大伙要送他去医院,他愣是不去,他说,“我不去医院,去了奶奶就看不见我了。”


近40年来,王小芬抚养过的弃婴中,有的因先天性疾病夭折,其他的也都是病魔缠身:唇裂、脑瘫、软骨病或其他肢体残疾。尽管这样,王小芬仍为每个孩子起了好听的名字,并且都姓崔。“之所以让他们都姓崔,并不是要让他们长大了报答我们,而是要让这个家更像一个家,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有父母,有爷爷奶奶,有幸福的生活。”


不管春夏秋冬,王小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擦屎端尿,多年来,她几乎没怎么走出过家门。图为王小芬在给孩子们洗衣服


多年来,王小芬几乎没怎么走出过家门。不管春夏秋冬,她每天早晨四五时就起床,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擦屎端尿;晚上和衣而卧,与孩子们睡在一起,方便半夜起来给孩子们喂饭喂奶。王小芬总说:“虽然苦点累点,但看着他们能快乐地活着,我这心里就舒坦。”


王小芬多年来执著地为这些残疾孩子奉献爱心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安平县民政局对这样一位七旬老人的善举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政策援助。得知王小芬收养了如此多的弃婴后,安平县民政局考虑到她的生活负担非常重,便每月给每个孩子定额补贴生活费,孩子们的医药费也是实报实销,从不耽误。对于那些有能力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他们在孩子入托入学等方面也给予特别照顾。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王小芬用无私、伟大的母爱为这些孩子们撑起了一张遮风挡雨的“大伞”,温暖了每个孩子的心,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07年,她当选为“卓达杯2006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并荣膺衡水市“十大道德楷模荣誉称号”,被全国妇联授予“爱心妈妈”称号。在2008年,她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农户”称号。2012年,她被评为“善行河北”第二批道德模范。


来源:衡水日报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