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 文化扶贫】景县:坚持把精神扶贫 文化扶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发布时间:2019-03-20 10:03:11

自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坚持把精神扶贫文化扶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力促其精神面貌大改观、致富本领大提高、道德水平大提升,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可靠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引向深入、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涉及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政治保障、思想感情、科学方法、工作格局、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抓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对标看齐、坚决贯彻落实,深入查找和解决学得不深、悟得不透、工作不精、落实不够的问题,努力从中学出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站位来,学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学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作为来,学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方法举措来,使之真正入心入脑、见行见效、落地落实。

二、扎实开展孝心养老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以孝道文化为纽带,以法律和村规民约为依托,遵循“县指导、乡(镇)负责、村主办、户参与”的思路,突出子女孝老养老主体作用,教育和督促子女履行好赡养、照顾老人的义务,有效改善农村贫困老人生活状况差、子女赡养不到位、自身无力脱贫等问题,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社会风尚,努力打造“子女尽责、集体担责、社会分责、政府履责”的农村贫困老人脱贫新路子。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以行政村为单位,加快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红白理事会为村民自治组织,利用现有的村级活动场所依法有序开展工作。对涉及孝心养老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将孝心养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赋予其新思想、新内涵、新规范,不断提升乡村道德文明素养。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由在群众中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及村民代表担任。目前,红白理事会已经在权限848个行政村全覆盖,完成了组织上墙、制度上墙。普遍成立孝心养老理事会。以行政村为单位,依托农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农村孝心养老理事会。理事会在村“两委”领导下工作,成员由村干部、民调委员、老党员及威信较高、公道正派、敢于直言、热心公益的群众担任,制定孝老敬老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组织村级各项活动、监督孝心养老承诺执行情况以及孝心养老公益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工作。充分发挥了村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道德评议会的乡风评议作用、村规民约的道德约束作用广泛开展针对不孝敬老人的道德评议活动,舆论谴责不孝敬老人行为,促进形成了尊老敬老的村风民风。孝心养老理事会做到848个行政村全覆盖,并于11月8日前完成组织上墙、制度上墙。完善制定村规民约。按照协调融合、融入生产生活的要求,将孝心养老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标准化的村规民约,同时在各行政村的醒目位置、村级宣传栏进行张贴悬挂,以村规民约的倡导推动作用,使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农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使村规民约成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摒弃陈规陋习的有效载体。签订家庭养老赡养协议由村两委、孝心养老理事会共同组织,帮助各家庭成员召开会议,结合家庭实际,达成家庭养老赡养协议,明确规定各位赡养人在履行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宣传子女应给予贫困老人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情感慰藉,倡导对老人“厚养薄葬”的风尚。全县各行政村65周岁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已经全部签订了家庭养老赡养协议。

三、活化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孝德评选系列活动。举办了文化扶贫“春联送福·情暖万家”活动。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化“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创建,开展“好儿女”“好儿媳”等群众性评比活动,将赡养老人作为重要内容和标准,抓好逐级评选、宣传教育、展示推广等环节,不断促进农村贫困老人老有所养。到目前,共评选“文明家庭”2358户,周宪才、王宾、刘爱瑶等31人被评为省市道德模范,涌现出“河北好人”“景县好人”200余人。以《功德录》《善行功德榜》《好人档案》等为载体,广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真正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来源:景县文明办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