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平原的传奇
发布时间:2019-05-31 10:09:50

俯瞰城市 陈康 陈月振 


衡水,地处河北平原腹地,不仅全境无山,连起伏的地表都没有,真正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春天覆盖着若有若无的嫩草,夏天翻滚着金色的麦浪,秋天披上绿色的纱帐,冬天则铺满皑皑白雪。不论何时,极目远眺,视野中永远都是笔直的地平线。唐代与高适齐名的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在《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中写道:“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别的地方是太阳落山,这里的太阳是落在草地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妇孺皆知。历史上似乎所有的传奇故事,都与名山胜水有关。可是,当你走进国家博物馆,看过“文华衡水”展览,你会深刻感受到,恰恰是在这片坦荡无垠的平原上,千百年来衡水人薪火相传,书写着动人的传奇。



一代大儒和一脉传承



董仲舒塑像


毫无疑问,董仲舒是衡水人的骄傲。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董仲舒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谈到儒家思想,毋庸置疑首先想到的是孔老夫子,但是早在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王充就在《论衡》中指出“孔子终论,定于董子之言”。近代康有为说得更加直截了当:“不得董子发明,孔子之道,殆堕于地也。”


从西汉到今天,关于董仲舒的研究和颂扬绵延不绝,有关著述汗牛充栋。那么,作为一代大儒,这位先贤对家乡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呢?

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读遍二十五史,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兴办学校的第一人。《史记》记载: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下帷讲诵”之“帷”是一种布帐,老师在布帐后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站在今天想象那时的情景,有点怪怪的,但那却是中国学校教育的发端。而“或莫见其面”,说的却不是因为老师站在帷帐后面,而是董仲舒采取了“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的方法:先入学的帮助后入学的,高年级的辅导低年级的。所以许多董仲舒的弟子并没有见过他,但这大大加快了人才培养的速度,当然,也加快了儒家思想传播的速度。由此为始,重视教育便成为衡水的传统,一代一代发扬光大,直到今天。毋须讳言,有人对于今天衡水的教育现象心存疑虑:衡水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教育呢?到“文华衡水”看看展览就会知道,论教育,衡水最是源远流长。


是刻苦学习,发愤读书。“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自从《史记》问世,“三年不窥园”就成了一个成语,一种精神。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诗:“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地方就是今天故城县的董学村。近水楼台先得月,被三年不窥园精神熏陶最早、影响最深的自然是衡水人。隋朝武邑人刘焯与其朋友刘炫一起,遍访名师,当他们发现武强县刘智海家丰富的藏书之后,居然从此足不出户,一口气在刘家苦读十年,终成一代名儒。依照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说法“隋代能称得上儒学大师的只有两个,即刘炫与刘焯”。这种三年不窥园,十年不出户的勤奋好学的事例,在衡水历史上俯拾皆是。


高适著作《高常侍集》


重视教育,再加上勤奋好学,成就了衡水独特的人才现象。比如唐代,那是一个文化空前繁荣,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可是就在唐代,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中,衡水人居然占了两席。同样是唐代,高适在灿如星空的诗人中独树一帜,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曾国藩家书》中更进一步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而衡水安平崔氏自东汉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一千余年,代代高官显宦,才子辈出。东汉崔瑗因首创“章草”成为一代书圣,唐代崔护则因“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瑰丽诗句被传颂至今。


看过展览,回到衡水,偶然听到路边卖糖葫芦的小贩用小喇叭循环播放着歌曲《冰糖葫芦》。我上前询问: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吗?小贩摇头。由此我想起,从上世纪60年代人人会唱的《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词作者金波;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性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词作者晓光;从热情洋溢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词作者郑南;到气势豪迈的军旅歌曲《东西南北兵》,词作者刘世新;再到这悠扬轻快的《冰糖葫芦》,词作者张和平……都是衡水人。这算不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些或给人教益,或令人愉悦,或使人振奋的歌声,会不会让人感觉到始自一代大儒的一脉传承。



一壶老酒和一方风


实事求是地说,衡水的知名度和衡水老白干有直接关系。这次“文华衡水”展览,特意为老白干设置了一个展台,并用微缩的真情实景,展示了老白干的工艺流程,引起观众极大兴趣。准确地说,老白干是高粱酒的一个品种,并不是哪一家酒厂的专用名称。但今天在中国,说到老白干,人们自然地认为就是衡水老白干。


没有人否认衡水老白干悠久的历史。但是,单靠历史悠久是不能成就一种名酒的。比衡水老白干历史更悠久的酒有过多少?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掩面而退了,有的寿终正寝了,而衡水老白干作为“千年名酒”一直不卑不亢地站立在滏阳河畔,笑对世人。诀窍在哪里?一丝不苟地坚持传统的酿造工艺,不偷工不减料,不走捷径,凭良心酿好酒。


前年看到一篇文章,是爱新觉罗·载涛之子写的。载涛何许人也?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弟弟,宣统皇帝的叔叔,纯正的大清皇室血统,电影“最后的王爷”即是以他为原型。那么这样的家庭喝什么酒呢?除夕夜一家团聚吃年夜饭的时候,才喝衡水老白干。这不是市井传说,而是作者亲身经历。老白干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出差在外常常被问起是哪里人,只要一说是衡水,对方十有八九会说:哎呀,那一定能喝酒!在世人心目中,酿造衡水老白干的地方,是当之无愧的酒城,酒城来的人岂能不喝酒。其实衡水人未必都善饮。但是,因为出酒而被称为酒城,不是每一种名酒都能产生的效应。


虽然不是每一个衡水人都喝酒,可如果一定要用一种具象来形容衡水的风土人情,恐怕还要首推衡水老白干。热烈,有温度感;醇厚,回味绵长。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资料图)


“文华衡水”展览中有明代监察御史马中锡一席之地。现在许多人知道是马中锡写了著名的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但马中锡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同太监的抗争。有明一朝,太监干政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指鹿为马,滥杀无辜。他们掌控的东厂、西厂,今天提起来依旧让人不寒而栗。马中锡同汪直、刘瑾等知名权监统统交过手,没有一次低过头,宁死不屈。比他稍晚的故城另一位才子孙绪,会试时曾高中会元,官至太仆寺正卿。同样因为不买太监的账,宁可不做官也不去逢迎那些阉宦。死后才被追赠谏议大夫的武邑人苏安恒,两次上书武则天,请她还政于太子。即使没有在唐朝生活过的人,也知道挑战武则天的权威需要何等勇气,但苏安恒毫不畏惧,冒死直谏。马中锡、孙绪、苏安恒这些人都是儒生,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像品味67度衡水老白干,喝下去之后从口到胃画出火辣辣的一条线。


 在衡水的风土人情中,除去刚烈,还有绵柔的一面。尤其是接人待物的淳朴真诚,备受称道。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在其《冀州道中》详尽地描述了蒙古人入侵以来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景象:“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多么艰难凄苦的旅程!但是,当遇到一位冀州老人以后,一切变得温馨了:“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老人热情地笑着,把王冕迎进家中,端上热水让他洗手,又把他扶到炕头上暖暖身子。还不忘叮咛他顶风冒雪走了一路,先别急着洗脸,否则会伤害皮肤。这样一种古道热肠,今天读来仍旧让人感叹不已。


《景县志》记载了一件事:清朝景县有个人叫李世奇,童年时在路上捡了陕西客商李建元的行李及钱财三百余金,李世奇把行李和钱财都交到官府,设法还给了陕西客商,并且不肯接受客商的酬谢。雍正六年朝廷听说了这件事,为嘉奖李世奇,赏给他八品顶戴再加五十两白银。这应该算雍正版的“衡水好人”、“中国好人”吧。



一粒火种和一地烽烟


参观“文华衡水”展览,行走在历史的辉煌中,心情十分舒畅,甚至有想要唱出来感觉。唯有站在中共早期党员弓仲韬的遗像前,心潮起伏。这个亲手创建了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为革命变卖了家产并献出四位亲人生命的共产党人,在失去工作能力之后,一生未向组织上伸过手,最后像一个普通老人那样离去。


安平台城党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播撒在农村的一粒火种,为后来革命事业的燎原之势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有了第一个党支部才有了第一个中共县委,有了第一个中共县委才有了共产党在安平县乃至整个冀中地区的影响。

    

抗日名将吕正操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原是东北军691团团长,抗战爆发,在藁城县梅花镇与日寇激战后拒绝南撤,宣布起义并改称“人民自卫军”,继而北上抗日。到哪里去找抗日的立足点呢?走到安平,他们发现了这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抗日氛围,于是冀中地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找到了根据地,并陆续在安平召开了冀中区第一次党代会,冀中区第一次行政会议,在安平宣布成立了冀中行署、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当时冀中一带流传的民歌唱道:


    老乡老乡去哪里?去安平。

    去安平干什么?去找吕司令。

    找吕司令干什么?

    要身绿军装,

    领支老套筒,

    赶走日本鬼,

    保卫老百姓。


安平一时之间成为冀中地区的“革命圣地”。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那第一粒火种、第一个县委。


当年为掩护中共安平县委开展活动,县委机关对外叫学校。叫学校就得有学生,于是1927年招了一批与共产党人有关系的孩子们来“上学”,其中有一位饶阳来的12岁女孩严镜波,因为哥哥在法国留学加入了共产党,她和姐姐一起被招来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严镜波担任中共武强县委书记。她会打枪,能打仗,而且能打胜仗。在她的领导下,武强的抗日活动风起云涌。这个“毕业”于第一个中共县委的女孩,成为冀中根据地著名的女县委书记。


冀中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模范根据地”。他们传承着第一个党支部的精神,创造着可歌可泣的业绩。温三郁的事迹也在展览中。被敌人在背上连刺四刀,又砍掉五个手指,仍然不肯说出八路军的秘密。面对那大义凛然的气概,你会相信这是一个13岁的少年吗!在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上,他被授予“民族气节模范”称号,并颁发银质奖章一枚。令人欣喜的是,这枚奖章本来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为配合“文华衡水”展,国博刻意把奖章摆在了温三郁的照片旁边,使小英雄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大致上,以今天的307国道为界,路北是冀中抗日根据地,路南便是冀南抗日根据地。“文华衡水”介绍了著名作家王林的文学之路。1937年秋天,回衡水老家探亲的王林,因为水灾再加上“七七事变”的发生,被阻隔在家。本应当是赋闲时光,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在家乡组织了抗日锄奸团。在得知开明士绅贾矩卿抗日热情高涨,其子贾殿阁已经组织起了抗日青年团的情况后,他联系从冀师毕业回乡的另一位共产党员张海峰,一起和贾家父子探讨抗日事宜,双方洽谈甚欢,并决定合并两支抗日队伍,组成“铁血抗日锄奸团”,贾殿阁任团长,王林和张海峰分别任组织、宣传委员。这是衡水县第一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王林为冀南抗日斗争所作的贡献,同他的文学成就一样彪炳史册。


如果说第一个党支部只是一粒火种,那么,到抗战爆发时衡水大地已是遍地烽烟。民兵、游击队神出鬼没,正规部队更是重拳出击。1940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过反复侦查,发现衡水县康庄村是安家村据点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于是,回民支队决定在康庄打一场伏击战。他们派出少数兵力佯攻安家村据点,待据点向衡水县城打通求援电话之后,再割断电话线。从衡水出动支援安家村据点的日伪军进入康庄伏击圈,马本斋一声令下,回民支队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40分钟,只用了短短40分钟,除少数几个敌人逃跑之外,俘虏伪军50多人,击毙日伪军100余人。缴获加农炮一门,轻、重机枪4挺,步枪150余支。聂荣臻司令员闻讯高兴地说:“这是回民支队的光荣,也是冀中军区的光荣。”衡水康庄伏击战作为平原游击战的经典战例,当年即入选延安抗大教材。


1938年年底,为支持刚刚成立的冀中军区,也为了给120师补充兵源,根据中央军委决定,贺龙率120师开进冀中。1939年2月的一个风雪之夜,师部从武强县任庄出发,经皇甫村赶往饶阳县留楚村。因为大雪掩埋了道路,贺龙派人去皇甫村找个向导。年轻的村民王建义正准备上炕睡觉,村干部带着一位八路军进来了。八路军的同志说明来意,王建义二话没说,提起马灯就出了村。村外几个八路军正在雪地里站着,贺龙亲切地同他打过招呼,并抱歉说:“我们把你从热烘烘的屋子里叫出来,让你踏着大雪给我们带路,真对不起你了。”王建义说:“给同志们带路是我应该做的。”王建义把贺龙一行送出七八里远,指明了前面的路,在贺龙几次要求下才停下了送行的脚步。随军记者记下了这件事。若干年后武强县党史办的同志找到王建义核对事情的经过,王建义这才知道,那个风雪之夜自己为之带路的人,是贺龙元帅。党史办的同志告诉王建义,当他高高举起马灯朝贺龙一行前进的方向照着时,贺龙不时回首望着雪夜中闪亮的马灯,感慨地说:“河北老乡真好,武强老乡真好!”



一湖碧水和一座城市


衡水湖 (资料图)


衡水湖已成为衡水的一张名片,也成了“文华衡水”最博眼球的节点之一。特别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人能够全景式欣赏衡水湖风光,更是受到观众由衷的欢迎。当平原的清风吹过,碧绿的湖水泛起涟漪,茂密的芦苇轻轻摇曳,游船驶来,百鸟不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欣喜得知,在北京人的眼皮底下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去处。


全国300多个地级市中,以水命名的,不过三、四个,比如天水,丽水,六盘水,但出处为洪水横流的只有衡水一家。衡水历史上确实水多。现在衡水人觉得距离黄河很远,其实黄河曾经三次流经衡水。漳河也已经远去了,而“洪水横流”之时,主要就是漳水。滹沱河虽然仍在衡水境内,但它原来也曾光顾衡水城区,直到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才人为地让它北移了。有句俗语:水大不能漫桥。顺治年间,在衡水城区漳河、滹沱河、滏阳河三河交汇,那滔天的洪水不仅漫过了桥,而且把桥冲垮了。那不是一座木桥,更不是草桥,而是明朝著名太监冯宝为家乡捐资修建的大石桥,既坚固又壮观。可对于衡水的洪水来说,对付这样的石桥如同摧枯拉朽。


水太多自然会形成水患。据衡水的地方志书记载,过去大大小小的洪水和沥涝灾害,曾平均每五年一次。但水带来更多的是水利。人类自从懂得迁徙就懂得“逐水草而居”。据《汉书》记载:“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三国志》也说“冀州多垦辟之地,桑饶之乡”。冀州为什么能够民富兵强呢?肯定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在农业社会,特别是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又肯定得益于水资源的充足和便利。《新唐书》中杜牧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冀州“产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冀州出产好马,其中最次的一天也能跑二百里,所以冀州的兵马能够抵挡天下。我们原来还真的不知道冀州居然产好马,可如果不是水丰草美,休说产好马,怕是养好牛都困难。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句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衡水女孩漂亮,也一定因为长堤春水、桃溪遍地的滋润。


那时的衡水,水多湖也多,比如故城境内的高鸡泊,其面积是衡水湖难以比拟的。其实,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衡水城区内大大小小的水面还有几十处,包括今天市委市政府的院子,原来就是一片长满芦苇的坑塘。庆幸的是,我们把衡水湖恢复起来了。这个历史上叫过博广池的湖泊,受到曾任冀州长史的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格外钟爱。他的《水经注》本来只记水系河流,不写风物特产,但在写到衡水湖的时候却破例写道“池中多美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

  

怡水园(资料图)  陈康 陈月振 摄


如果说当初恢复衡水湖主要是考虑解决衡水电厂的用水,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衡水的领导层对于衡水湖的管理和保护,一届比一届认识更深,站位更高,思虑更周全。百里湖水、百里森林的规划,已经是完全站在生态的角度谋划衡水湖的未来。特别是“生态湖城”概念的提出,把衡水的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生态宜居已被作为城市的首要元素。


1962年《国务院关于河北省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批复》中说:“国务院同意你省恢复衡水专员公署,专员公署驻衡水县城关。”请注意,不仅不是衡水市,连衡水镇也不是,是衡水县城关。我们的城市是从衡水县城关起步的。1963年特大洪水袭击了衡水,洪水过后,毛泽东主席在省会天津召集河北省和有关地区的领导研究治水问题,他对衡水地委书记赵树光说:“你那里的情况我从照片上看到了,只露着几个房顶子,可惨哩。”整个城区怎么会只露着几个房顶子哩?因为那时候衡水全城只有一座二层小楼,其余清一色平房。虽然那个年代哪里的城市也算不上“高大上”,但像我们起点那么低的也不多见。


那时,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衡水也会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整齐的街道,绚丽的霓虹灯,星期天还可以泛舟衡水湖。尤其是以“文化衡水”引领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航空嘉年华,世界钢琴大赛,国际智力运动联盟世界大师锦标赛……一波又一波的文化盛宴,提升着城市品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素质。


人们通常把至高至上的境界称作“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中国文化的殿堂,艺术的殿堂,珍宝的殿堂。今天“文华衡水”昂首挺胸走进共和国的殿堂,向世人展示衡水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华衡水”至少进一步坚定了衡水人的文化自信。我相信,影响所及,决不限于衡水。


衡水是纯平原地区。至少在可以预见的若干年内,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但是,看了“文华衡水”展览,我却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虽然生活在平原上,但在文化发展中我们却可以打造出一座座山峰,堆积出一处处高地。我们的先人已经做到了,我们也一定能够续写出新的平原传奇。

 本文作者 楼听雨


来源:衡水日报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