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讲五树”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最危险的地方,我来! ——访市三院抗疫情一线的“采样人”白保宁
发布时间:2020-02-13 22:04:26
采集咽拭子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是确诊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意味着采集人员必须要面对巨大的感染风险。


在市三院,有这样一个人,面对风险时毫不退缩,用细心和爱心、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肩负起整个院区的采样工作。
他叫白保宁,今年40岁,是检验科的普通一员。


“医院接到的第一例疑似,是我上的。我当时想,既然上了,就都由我来好了。不轮流,也能降低大家的感染风险!”从1月23日到26日,仅仅培训、练习了3天,白保宁就披挂上阵为全市第一位疑似病例采集了咽拭子。回来后,他找到科长主动请战。亲身经历了一次,白保宁更能感受这项工作的危险。科里的同事,或者年纪大,或者孩子小,或者刚入职太年轻,他觉得自己应该也必须站出来。
“我要负责采集咽拭子,最近就不回家了!”得到确定回复后,白保宁打通了爱人的电话。同在医疗战线,深知危险性的爱人哽咽着问:“能不去吗?”“不行!”“好,那你注意安全!”
就这样,白保宁在医院开启了24小时待命模式。没有床位,他就在科室库房里打地铺;一有召唤,不论早晚,他穿上衣服、提起设备就走。
每天,白保宁都要采集咽拭子。最多的一次,他在3个小时内采集了7位病人,穿着防护服在三个楼层奔波,汗流浃背。最晚的一次,他深夜11时待命,从半夜三时一直忙到晨光初现,眼睛酸痛得难以睁开。不管是在怎样的境况下,白保宁总是保持细心、谨慎,力争一次就采集成功。出于安全考虑,每采集一位病人的样本,他都要进行一次消毒,防止病毒与细菌造成交叉感染。每次采集,他都采集2个样本,还必问一个问题——“有恶心感、想呕吐吗?”因为在培训中亲身体验过,白保宁深知这是判断采集是否到位的最直观也是最有效标准。
白保宁说,自己不是英雄,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好!”截至2月8日,他共采集26份咽拭子样本。因为细心、操作到位,这些咽拭子样本有极高的一次确诊率,白保宁还为此被市卫健委要求把采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与各市县级医院分享。
2月6日,在白保宁的微信里,有这样一条朋友圈——“十二天没回家了,回小房拿了点东西,俩孩子要下来看我,我没让。只有在窗户喊了,急的孩子直跺脚……”流泪的表情下面,是爱人发来的孩子们扒着窗户叫爸爸的小视频。
“那天,我是回家拿换洗衣服,本来没想告诉孩子们,没想到……”说到那个朋友圈,白保宁情绪有些激动,“现在,我就想早点战胜这场疫情,早点回家,和大家一起看春暖花开!”


来源:衡水日报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