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阳光洒满城乡——衡水市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3-04-14 08:55:48

在城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成为最让湖城市民流连忘返的人气之地,人们或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或享受世界级艺术“大餐”,或免费参与艺术鉴赏、培训讲座等文化普及活动;


在乡村,各个综合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乡亲们的“文化乐园”,大家在这里敲锣鼓、扭秧歌、跳广场舞、下象棋,还能零基础体验各类艺术课程,无门槛品赏书画展览。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充实。


日前,桃城区沁园社区活动室内欢声笑语、歌声飞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社区群众表演的合唱、歌伴舞、模特走秀、太极拳等节目,既贴近群众生活,又表达百姓心声,为居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色彩。


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哪里,公共文化空间的舞台就定位在哪里。


我市将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衡水场景重点打造,经调研走访、综合考量,今年首批选树了市区20家公共文化空间,既有刘家科文学艺术中心、王习三内画博物馆等知名艺术家工作室,也有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沁园社区、杨树社区等文化场馆、街道社区。各个公共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及文化沙龙、展览展示、艺术鉴赏、培训讲座、研习传承等各类文化活动,让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打造了群众身边的“城市文化客厅”。


如何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


每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饶阳县五公镇综合文化站里便热闹非凡,广场舞大赛、拔河比赛、书画大赛等文体活动,吸引了众多乡亲们的参与和观看。文化站内排练室、书画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藏书、画架、电子琴、古筝等高规格硬件设施也为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地以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依托厚重的历史积淀、人文资源,通过全盘谋划、品牌创造、文化融合,着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建成村(社区)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124个,实现全覆盖,村民们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市4家基层文化单位连续4年被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


冀州区作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改造完成了冀州古城遗址公园等多个景观景点,融多馆为一体打造冀州博览馆,乡乡建成了高标准文化站,村村建设了农家书屋;


饶阳县成功创建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出饶阳大剧院、饶邑古城、老电影博物馆、冀中导报纪念馆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


枣强县依托大原书院、肖张镇探花阁传统建筑技艺博览馆、大营裘皮非遗传习所等文化场馆打造10个文化驿站,实现城乡文化资源互通共享;


……


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去年以来,我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质量和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并经常性地举办丰富的文化服务活动,去年市图书馆到馆读者达21.1万人次;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市博物馆搭建了自助导览暨“云游衡博”系统,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示范项目和武邑县、阜城县、饶阳县、故城县公共数字文化项目顺利完成;


打造了衡水湖景区、孔颖达公园2个城市书房,提供文献借阅、科普教育、文化休闲等服务项目,打造多元文化空间;


全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制建设分别完成64个、66个,12家文化馆全部上等级,其中一级馆3家、二级馆1家、三级馆8家,饶阳县图书馆还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衡水历史文化博览馆完成改造提升,尽展大儒之乡精粹文华、生态湖城时代新貌;


……


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一个平台,增强文化服务的实效性、精准性,才能让更多人就近享受、积极参与。


去年,我市共发放文化惠民卡15761张、文化惠民券206351张,组织开展“政府采购、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衡水”“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眼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逐渐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正洒满城乡。


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