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武强县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0-03-26 09:22:26
去年以来,武强县抓住被列为全市唯一一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试点县的有利契机,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围绕建立健全五大体系,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精准服务基层群众,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精心谋划,打好文明实践活动基础。武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投入400万元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建成了县文明实践中心。坚持高起点规划,在深入学习研究山东荣成、曲阜试点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有阵地、有组织、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五有”标准统筹推进,全县1中心8所和第一批20个文明实践站挂牌运行,并打造了音乐体验联盟、颐高创业中心等7个文明实践基地。组织宣传文化系统骨干深入到全县30个村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在精准摸清群众思想文化现状和实际需求基础上,征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等五类优秀宣讲稿件80余篇,编印出版,作为活动参考资料。

健全机制,打通文明实践活动通道。以“健全五大体系”为抓手,重点解决文明实践活动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的问题。建立目标体系,明确“把握一个宗旨、落实五项任务和开展20项践行”的目标体系,统领全县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致富能力。建立组织体系,成立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县文明实践中心,县、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落实,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建立队伍体系,以县级志愿服务总队为中心,横向覆盖各行业系统、纵向贯通县乡村,成立文明传播、文化惠民等九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着力打造“1+9+N”志愿服务队伍网络,全县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10个,注册志愿者2.7万人。建立项目体系,根据群众需求设计“5+N”志愿服务项目体系,“5”即“平语近人话家常、送政策促振兴、寻找武强好人、文化惠民下基层、破陋习树新风”五大核心项目,“N”即“微孝暖夕、博爱童行等”若干辅助项目。建立运行体系,依托“文明武强”信息平台,建立约单与派单、反馈与策划两个方向的运行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坚持导向,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见实效。牢牢把握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特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范云伶教授,作了“传承优秀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专题辅导报告,排演三句半《“平语近人”我来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60余场次。坚持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结合乡村振兴,开展了送政策促振兴“鱼菜共生”讲座7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心理疏导、村居消毒100余次,倡导红白事简办60余场。紧贴农村群众思想文化需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破陋习树新风”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广全国节约之星郭院村“村民食堂”经验做法,全县建成村民食堂31个、乡村流动“大锅台”100余个,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红白事用餐全覆盖。


来源:衡水日报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