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奋进力量 奏响时代强音 ——二〇二三年衡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2-04 15:27:02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放眼湖城大地,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雨露浸润百姓心田,又如战鼓催人聚力奋进——


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新闻报道,讲好衡水故事,传递衡水声音;一条条增“颜”提“质”的创新之举,让文明风尚激发城市活力;一个个掀起热潮的文化活动,激活了文化衡水的“一池春水”……


回望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年咱们农村变化多大呀,只要跟党走,日子一定越过越好……”2023年10月9日,在枣强县唐林镇倘村的晒粮场上,村民们在劳作间隙围坐在县委“走基层”宣讲团成员身边。宣讲员用乡音土语讲述农村喜人的发展变化,传达党的助农、惠农、利农政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身边。


这是我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的生动一幕。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方位、系统性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一张张“路线图”变成“实景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气象日新。


以上率下,理论学习持续深入——



我市结合主题教育,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工作方案》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次,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不断将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如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案头卷、必读书,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耿长锁纪念馆、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成为理论学习的生动课堂。


深入基层,理论宣讲精准有效——



“思想在心中 奋进新征程”基层宣讲团的87个分团、828名宣讲骨干,活跃在乡村、企业、社区、学校,平均每月宣讲1200场以上。各县市区也相继打造出冀州区“小麦穗宣讲团”、武邑县“邑说新语”宣讲团、桃城区“桃城老井”宣讲、故城县“王美丽宣讲”等特色宣讲队伍和个人。各个宣讲团深入广大农村社区,开展道德模范“小板凳宣讲”、“巾帼宣讲团”入户宣讲、千场“文化进万家”文艺轻骑兵宣讲、“爱心小院”“农家小院”宣讲、“夜读二十大”农村党校宣讲、“大喇叭”宣讲等,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


“理”上“网”来,“云端课堂”浸润人心——



依托“学习强国”衡水学习平台、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客户端、“掌上衡水”客户端和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我市创新性开设“云上学习·持之以‘衡’”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理论宣传专题,持续推出金句学习、名师讲解、局长访谈、百姓参与、基层报道等形式的网络作品。其中,《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走过2023》《百姓话二十大》《微视频|新时代 奋进的衡水》等系列融媒体产品广泛传播,有层次、有梯度、有重点地丰富了网上正能量内容供给,让党的声音更好地“入脑入心”。


擂响鼓点,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黑翅长脚鹬是湿地的颜值担当,它们的腿长超过身长的两倍,站立时亭亭玉立,走起来姿态优雅……”冀州区融媒体中心创作的《湿地鸟欢歌——衡水湖鸟类生态纪录片》,拍摄画面唯美大气,贯穿四季更迭与湿地生态变迁,配合充满趣味的解说词,向外界生动展示衡水湖的优良生态底色。2023年,这部纪录片荣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主题主线,统筹线上线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主题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光大衡水良好形象,提振干部群众发展信心,为争先进位、勇闯新路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大主题,聚焦主题教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生态建设、防汛抗灾、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心工作,市委宣传部精准策划、精心组织,在市直媒体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等大的专题专栏8个,开设“争先进位闯新路”“协同发展进行时”等重点子专栏20余个,刊播重点报道8000余篇,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凝心聚力。我市11篇报道获河北新闻奖,在全省各地市位列前茅。



拓宽渠道,对外宣传稳步提升——


我市持续优化与上级媒体对接联系机制,先后组织接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中央驻冀媒体负责人来衡调研采访10余次。2023年以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特色亮点,组织主题现场采访和集中宣传活动70余场,在中央重点媒体刊发3100余篇、省级重点媒体2500篇,进一步提升了衡水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开展新闻发布会70场,特别是连续召开7场“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营造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出新出彩,网络宣传有声有色——



我市创新开展“我心永‘衡’”系列宣传活动,引导省市网络新闻媒体、政务新媒体、优秀“自媒体”、网络达人等,积极参与“网络名人看衡水”“创作者沙龙”“我是家乡代言人”等网络主题活动,发动网络人士制作推出46期《美丽衡水我推荐》系列作品,团结引领网络力量,讲好衡水故事,展现衡水形象。


涵养新风,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道德高地”



阜城县蒋坊乡王尚村村民吴月清,六年来无微不至照顾植物人丈夫,终于用爱将他唤醒;深州市深州镇派出所民警王英达,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失去女儿的岳父母,又当女婿又当儿子;中国铁路北京有限公司石家庄货运中心衡水营业部工人牛建柱跳入水中,勇救落水儿童……一个个凡人善举和平民英雄被发掘出来、选树起来、宣传开来,传递着人间真情大爱,引领文明道德新风。


凝聚精神力量,离不开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道德高地”为目标,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全力打造“好人之城”“道德之城”“文明之城”。


民生有温度,文明创建扎实推进——



为持续推动创城工作走深走实,我市探索实施“党建+物业”社区治理新模式,建立了14家“红色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微市场”21个,推动6个专班持续发挥作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和“争做文明市民 我为衡水添彩”5大专项行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


幸福有质感,文明实践广泛深入——



2023年,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18个,实践站5123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3343支,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场,涌现出武强县“积分超市”、冀州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新模式”、饶阳县“1+10”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等一批特色亮点,推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浸润人心、湖城大地遍开文明之花。


汇聚向心力,文明培育硕果累累——


我市将典型培树作为重中之重,广泛选树为城市争光、为河北争气的“文明市民”“身边好人”,引导人们强化“双争”意识。2023年以来,禹夏、赵晓辉、耿小丑3人入选“中国好人”,李忠良等17人入选“河北好人”,2个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1人荣获第九届河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深州市承办7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衡水“道德高地”的品牌影响力。



劲吹文明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以“信仰照亮青春 争做时代新人”为总揽,持续深入开展“课前3分钟·每日一习话”“强国有我·思辨青春”等系列活动,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经验入选“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365百姓故事汇,作品报送、展播数量以及入围全省预赛、决赛人数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指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完成展陈提升,组织开展纪念中共台城特支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擦亮“两个第一”品牌。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


“周窝村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村庄的发展变化,它的整个事业可以放大到全世界……”2023年11月11日,CCTV-1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第十一期播出,由主持人鲁健,作家、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影视演员林允组成的“山水小分队”,走进武强县周窝村,探寻乐器产业在这里走过的30余载光阴。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和灵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抓牢抓实文化发展改革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触摸时代脉搏,打造文艺精品——



我市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文艺创作、“衡水一日”纪实文艺作品创作征集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衡水一日”国庆文艺创作征集活动,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衡水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现代评剧《台城星火》、电视剧《爱拼会赢》、广播剧《点亮星星之火》、歌曲《晶莹之爱》、图书《特别支部》获第十四届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



我市依托艺术家个人工作室、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培育建设文化名家工作室、公共文化空间350个,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5200多场,惠及群众253万人次。组织开展2023年京津冀青年词曲创作高级研修班、“我的音乐 我的窝”武强周窝村音乐大集、“百年台城 红色安平”夏季“村晚”全国示范展示等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4100余场次,惠及群众430余万人次。


赓续历史文脉,焕发时代魅力——


我市完成大运河永济渠考古勘探项目,新发现唐宋以来遗址80余处,并举办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专家论证会。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出台《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打造衡水非遗工坊、非遗会客厅等50余家,培训群众6万余人次。


擦亮特色品牌,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我市发挥特色文化产业优势,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武强县获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衡水乐器产业基地被评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京津冀地区唯一;金音集团入选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金音、正欧、嘉华3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故城青竹画材入选河北省知名文化企业30强。



精准宣传推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我市成功举办全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发布全省首个研学旅游产品地方标准,成立全国研学市场营销联盟,打造51家研学基地、8大类研学产品、12条精品线路。瞄准京津冀客源市场,首次在北京、石家庄举办“相约衡水 乐享生活”衡水文化旅游推介会。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46.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5亿元,“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在衡水得到有效落实。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


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政治自觉、饱满精神状态、顽强斗争意志、科学思路方法,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编辑:闫海雪

编审:贾冽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