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农民工程”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08-12-29 09:00:05

衡水市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70%。2007年以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核心目标,衡水市坚持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大力实施“新农民工程”,有效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新农民工程”的起源背景和基本内涵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水平,20063月,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习型农民、和谐型农村”创建活动。这项活动历时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和谐农村示范工程”、“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多读书、读好书”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实施,健全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批农村骨干,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广大农村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千头万绪,必须要立足实际,面向长远,突破一点带全局。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无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核心。因为,广大农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社会进步的根本举措,更是发展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特别对于以“三农”为主的衡水,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惠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必须抓早、抓实,抓出成效。基于上述认识,20074月份,衡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新农民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衡发[2007]8号),提出在全市大力实施“新农民工程”。

“新农民工程”的基本内涵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总体目标,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示范引导、部门帮扶、培训培养、典型带动等多种手段,着力帮助引导农村群众成为“四新”农民,即树立新观念,首先用思想上转变促进农民群众自身的全面发展;掌握新技能,拓展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快速致富的更为宽广的空间,实现人人有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的目标;具备新文化,增强农民群众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行动、观念、语言等多方面跟上时代的发展;形成新风尚,通过制度规范、社会监督、舆论约束、典型带动等方法,规范农民日常行为,促进文明和谐。市委、市政府对实施“新农民工程”高度重视,把“新农民工程”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核心内容来抓,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全市“新农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并不断加大协调调度、考核督察、新闻宣传、指导检查力度,使“新农民工程”在衡水大地蓬勃开展起来。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施“新农民工程”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立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这一主旋律,着眼于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充分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城乡联动,上下互动,形成了推进工程建设的巨大合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1、着眼发展创业,多形式大力度开展全员培训、全民教育,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显著增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既是当前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农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实效的核心问题。针对这种形势,我们坚持把提高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不断拓宽渠道,丰富内容,加大“送”力度,把先进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地交到农民手中。利用“三下乡”这一有效载体,组建了11个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993个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包点共建、兴业富民”、“百万农民大培训”、“进农村、送服务、促发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农业科技“绿色证书”培训等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科技下乡、培训服务活动。一年来,全市累计举办较大规模的培训班2690期,开展各类专题讲座1610次,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辅导2520余次,围绕“一村一品”的目标,在重点推广小麦玉米“两晚”、节水抗旱及咸淡混浇、果品提质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奶牛养殖、斯格猪推广等六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政策、市场、项目等多方面的信息55320条,帮助农民群众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00多项,直接培训农民群众超过100万人次,有效增强了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加大“教”的力度。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是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我市以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基础,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26个技能培训基地,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众需要,开展了引导性、技能性、扶贫性、创业性等多种形式劳动力转岗技能教育,积极推动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目前全市有8个县市区被京津等地定为劳务输出基地,每年输出劳务人员近10万人。三是注重创业辅导,加大“带”的力度。创业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和崛起之路。结合发展劳务经济,通过政策倾斜、津贴补助、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宣传奖励等手段,积极引导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当地兴办二三产业以及回乡创业,全力为乡土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空间,我们在全市建设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21个,农村党员创业辅导基地15个,发布创业项目360个,帮助群众创办企业400多个,在广大农村唱响全民创业之歌。

2、聚合社会力量,全力打造农民教育新平台,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教育是基础,抓好阵地建设是关键。没有阵地设施,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就无从谈起。我们根据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时代要求,通过政府出资、部门帮扶、社会资助、群众自建等形式,整合社会资源、聚合全民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了培育新农民的“四大”教育基地:一是“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辐射基地。全市重点扶持建设了650个县级以上“新农村新农民”示范村,完善了农民夜校、培训学校、广播室、图书室等基层农民教育阵地。并依托这些示范村的阵地设施优势,将文化、科技、卫生、政策、法律、信息等资源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为更多的农民群众学习知识、掌握技术、了解信息、开展活动提供条件。二是“新农民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农村远程教育示范点、乡村卫生室、农村青年服务中心等教育服务阵地的建设力度,并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县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民营职业学校、乡镇企业等教育资源,建设了有较大规模的“新农民培训基地”475个。冀州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按照300人以上的乡村企业建设一个培训基地的目标,全市共有晨虹、永生等46家企业建立了较规范的新农民培训基地,配有专业培训教师70多人,教室、图书室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图书85000余册,全部配备了电视机、DVD、投影机等电教设备,不仅解决了农民培训问题,还解决了农民群众就地转移就业的问题三是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我们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园区的优势和作用,建设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503个。桃城区邓庄农业高科技园区作为全市最大的蔬菜大棚技术推广基地,先后引进推广樱桃西红柿、球茎茴香、彩椒、芦荟等蔬菜新品种30多个,带动了3个县10 个乡镇5万余名群众掌握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四是农村信息传播基地。我们在新闻媒体开办了《三农大课堂》、《乡村大视野》等专题栏目,开办了“农讯通”集团网,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等手段进行信息传播。同时,依托衡水三下乡网、衡水农业科技信息网等网站,在全市200个重点村,建设了农业信息传播站,配备互联网电脑。武强县专门开通了武强新农民工程网,冀州市北内漳、桃城区北王庄等农村还建立了村内信息网站、“网上村民中心”,通过视频医院、专家坐诊、回复留言等形式解答群众疑难问题,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政策、科技、农产品市场、天气等信息内容,积极为农村群众提供及时快捷、适用实用的信息。今年以来,我们依托“四大”基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80期,培训农民群众近10万人次。

3、注重示范引导,努力创建农村“道德文明高地”,使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了新变化。一是坚持用新理论、新思想武装群众。针对当前农民热心了解国家政策、高度关注切身利益、讲实际重实效的思想特点,我们开展了以“菜单式讲座”和“农民理论家”宣讲为重点的送理论下基层活动,围绕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思想焦点和发展难点,列“菜单”,讲“土”话,谈“真”事,积极当好农民群众的“政治翻译”。一年来,累计开展讲座300余场,受众达5万多人次,培养了群众身边的“农民理论家”近三百名。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农民群众创业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不足,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落后观念得到了有效转变。二是坚持用新文化熏陶群众。不断深化“宣传文化示范工程”,有效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在农村建设高标准村民中心450个,建设县级以上宣传文化示范村1500余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推动互联网进村入户,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和弘扬节庆文化、农闲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编排创作了“衡水风情专场文艺演出”、现代评剧《大爱无声》等一批面向群众的优秀剧目,组织开展了衡水大舞台、“希望的田野”农民文艺调演、迎奥运农民健身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影片进农村、“新农村新农民摄影大赛”、元宵节花会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三是坚持用新环境影响群众。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具有改造人、提升人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注重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抓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改厨改厕等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六进村”,全市共有1541个村庄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占全市村庄的30%。农村硬环境的明显改善,对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完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群众文化、公益事业管理等一系列动态管理机制,80%以上的农村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同时,在广大农村,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十星级”文明家庭、“填壑拉手、邻里和谐”、“文明新风进万家”、“公民道德实践月”、城乡儿童手拉手、孝子贤媳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用软环境的改善约束农民日常行为,帮助群众自觉树立道德文明意识,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四是坚持用新典型带动群众。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上校村官”王晓勋是近年来我市农村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我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组织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图片巡回展、文艺演出等形式,深入宣传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在全市深入开展“学秀贞,见行动,树新风,促和谐”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组织开展了“十大道德楷模”评选、“十大杰出母亲”、十佳文明和谐家庭、新农民风采大赛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了“残疾儿童的母亲”王小芬、“致富不忘乡亲的好支书”王文忠等120名新农民的代表,利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引导教育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创优争先,产生了以典型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以榜样带动群众提高素质的良好效果。

4、积极探索创新,大胆引入“项目化”理念,农民群众自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外在的帮扶固然重要,但受人员、资金的约束,外部力量毕竟有限,从长远看,实现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更具有根本性。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三个体系:一是骨干人才带队伍。我们利用多年来三下乡、三扎根、“百村万户示范工程”培养的数万名科技当家人、法律明白人、文化带头人、农民理论家等农村各类骨干人才,充分发挥他们遍布乡村、了解基层、群众信任的优势特长,直接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引导。魏新菊是桃城区北苏闸村种植无公害蔬菜的骨干,我们积极引导她通过办培训班、当面传授等形式传播种植蔬菜技术,为扩大规模,魏新菊还到临近的武邑县,承包领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推广温室蔬菜技术,带动了近千名乡亲掌握了温室大棚技术,依靠蔬菜致富。二是农民组织(协会)带队伍。农村各类合作协会、团体,是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农民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纽带,也是农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我们每年有计划地选择一批突出人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技艺,引导他们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对已经存在的农民协会,积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共扶持建立和规范完善了农村俱乐部、书画社、农民京剧社、文学社、军乐队、秧歌队等业余文艺团体2700多个,全市建成各类经济技术协会763家,入会农户7.8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5.4万户。阜城县长青藤西瓜合作社,围绕漫河西瓜这一拳头产品,传播技术,联接产销,已吸纳126个农户入社,辐射带动周边40多个村种植西瓜2.5万亩,年销售西瓜500万公斤。三是公司(企业)、专业市场、基地带队伍。通过开展百佳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大专业市场评选等活动,鼓励引导公司(企业)、专业市场、科技示范基地等发挥人才、技术、市场优势,通过公司企业+农户、科技园区+农户、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走基地带农户、农户带农民的路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新农民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市以实施“新农民工程”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08年,荣获了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了我市的经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完善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等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农民工程”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总体原则,紧紧围绕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在抓培训服务、抓营造氛围、抓阵地建设、抓典型引导上下工夫,在健全机构、落实责任,进一步探索培养新型农民的规律特点和形式载体上见成效,把“新农民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1、围绕“一村一品、兴业富民”目标,强化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一村一品领路人”培养工程。立足资源特点和群众传统习惯,继续深化“包点共建、兴业富民”活动,发动各级三下乡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发展和优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集中培养万名农业科技带头人和农村发展领路人,推广一批现代农业技术。

2、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按照连线成片、网带结合的建设原则和村容村貌整洁、文化设施完备、农民培训经常、自治组织完善、骨干队伍健全、经济发展快速的要求,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文明生态村、新农民工程优秀示范村,切实增强其示范性和吸引力。一是抓好村民中心建设。完善图书室、广播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黑板报、宣传栏、阅报栏等文化阵地,建设农民培训中心、农村电教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示范点等农民教育阵地,健全科技服务室、卫生保健室、三农信息室、信息传播栏等公共服务阵地。二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从抓组织入手,健全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村文化团体。三是针对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各项制度,广泛开展贴近农村、贴近群众的一系列文体健身、道德实践、文明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3、积极探索培养农民、教育农民的新形式、新载体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各类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科技园区、专业组织的带动辐射作用,使农民教育、农民培训工作通过更加有效的组织,实现项目化运作、网络化推进、系统化实施。加强衡水三下乡网站等农民培训网络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农民、服务群众、推广技术、提供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在1500个村设立农村信息传播站,解决好网络信息落地、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