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红花开遍衡水大地---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1-05-19 10:21:06
放学了,校门口路灯下老师在安慰一位小同学:孩子别着急,老师陪着你等妈妈!
    
夜深了,一位家长把老师送出家门口:谢谢您,老师,我们一定按您说的,多鼓励他!

    
每天伴着清晨的阳光,校园内一个个朴实的身影弯腰捡拾地上的纸屑,后面又多了好多双小手
……
    
这仅仅是我市在未成年人红花行动中出现的一些感人镜头。这些生动场景的出现,无不标志着道德红花正开遍衡水大地。

    
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
   “
红花行动是我市开展的一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创新。这一行动的核心是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在未成年学生中开展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勤俭节约、保护环境、植绿护绿、文明出行等活动。
    
各个学校基于对红花行动的正确理解,积极营造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浓厚氛围。武邑县实验小学利用多种方式渲染氛围。该校设置宣传栏、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活动中,通过小短剧表演、知识问答等形式帮助同学们明辨事理;小红花版块是每个班级黑板报的固定栏目,及时报道班级行动成效,倡导文明新风,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教室黑板两侧的道德之星光荣榜,张贴着班级周之星、月之星获得者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规范学生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红花行动中,校园建设的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不断提高,让墙壁说话、花草传情、提示语伴随学生左右,校园成了一本活教材,学生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人人争当道德之星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市各中小学始终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以红花行动为载体,以学生学习生活为起点,充分挖掘整合德育资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德育工作,逐步形成了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的德育特色。
    
以人为本,以德立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衡水六中发扬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理念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入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培养健康人格和创新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作为办学宗旨。衡水六中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足课程、保证课时,并创造性地增加了公共教育课(包括公共教育课、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等),努力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总结德育工作成果,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能力、求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审美意识和个性发展。
    
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幸福的公民,滏阳小学不断探索以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评价育人的科学教育模式,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培植了道德沃土,尤其是开展道德红花活动以来,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探索,在小红花道德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像一朵朵红花,处处撒播文明的种子、弘扬美德,他们学会了宽容礼让,学会了感恩社会,使德育教育不断系列化、生活化。
    
由于引导得力,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以实际行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形成人人争当道德之星的可喜局面。
构建立体教育网络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市坚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抓好家庭教育第一堂课。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互通学生家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并向家长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育人方法。借助社会力量,争取各单位、社区的大力支持,整治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有效地扩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效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省级示范家长学校任重完小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落实了家长学校的工作制度。针对学生家长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2009年秋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看学校活动,使学校和家长联系更加紧密;去年,该校还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举办和孩子一起成长讲座,许多家长冒雨来听。
    
自我市开展红花行动以来,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响应,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小红花正开放在每个孩子的心田,开放在每个校园、每个家庭、每个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版权所有:衡水文明网   备案号:冀ICP备15026488号-4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创新科技